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培养诗人。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于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诗的具体内容是:
于(🌼)是我充满激情从上海到北京,然后坐火车到野山,去体育场踢了一场球(🖖),然后找了个宾馆住下,每(💾)天去学院里寻找最后一天看见的穿黑色衣服的漂亮长发姑娘,后来我(💆)发现就算她出现在我面(🕧)前我也未必能够认出,她可能已经剪过头发,换过衣服,不像我看到的那(🏰)般漂亮,所以只好扩大范围,去掉条件黑(🚇)、长发、漂亮,觉得这样把握大些,不幸发现,去掉了这三个条件以后,我(🏽)所寻找的仅仅是一个穿(🌻)衣服的姑娘。
我有一次做什么节目的时候,别人请来了一堆学有成果的(❤)专家,他们知道我退学以(🥔)后痛心疾首地告诉我:韩寒,你不能停止学习啊,这样会毁了你啊。过高(🐖)的文凭其实已经毁了他们,而学历越高(🛵)的人往往思维越僵。因为谁告诉他们我已经停止学习了?我只是不在(🔈)学校学习而已。我在外面(🍩)学习得挺好的,每天不知不觉就学习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做那个节目(🐚)的当天我就学习了解到(📰),往往学历越高越笨得打结这个常识。
书出了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人说这(🆓)是炒冷饭或者是江郎才尽,因为出版精(🌛)选集好像是歌手做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写书的人能够在出版(😒)的仅仅三本书里面搞出(🐭)一个精选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因为这说明我的东西的精练与文采出(✂)众。因为就算是一个很伟(💤)大的歌手也很难在三张唱片里找出十多首好听的歌。况且,我不出自会(🍈)有盗版商出这本书,不如自己出了。我已(🐂)经留下了三本书,我不能在乎别人说什么,如果我出书太慢,人会说江郎(👒)才尽,如果出书太快,人会(🐥)说急着赚钱,我只是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江郎才尽,才华是一种永远存(🕦)在的东西,而且一个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以后不写东西了去唱歌跳(🌫)舞赛车哪怕是去摆摊做煎饼也是我自(⛺)己喜欢——我就喜欢做煎饼给别人吃,怎么着?
中国人首先就没有彻底(🦔)弄明白,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在学习。
这样再一直维持(🥡)到我们接到第一个剧本为止。
这样一直维持到那个杂志组织一个笔会(😈)为止,到场的不是骗子就是无赖,我在那(🎊)儿认识了一个叫老枪的家伙,我们两人臭味相投,我在他的推荐下开始(⏮)一起帮盗版商仿冒名家(🤾)作品。
生活中有过多的沉重,终于有一天,能和她一起无拘无束地疾驰在(🔍)无人的地方,真是备感轻(👤)松和解脱。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