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赛车这个东西快就是快,慢就是慢,不像所谓的文艺圈,说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所以不分好坏。其实文学这个东西好坏一看就能知道,我认识的一些人遣(🏙)词造(🍍)句都(🐨)还停(🍀)留在(📜)未成(💋)年人阶段,愣说是一种风格也没有办法。
我有一次做什么节目的时候,别人请来了一堆学有成果的专家,他们知道我退学以后痛心疾首地告诉我:韩寒,你不能停止学习啊,这样会毁了你啊。过高的文凭其实已经毁了他们,而学历越高的人往往思维越僵。因为谁告诉他们我(🦔)已经(🌏)停止(🐧)学习(🙌)了?(🏝)我只(🧘)是不(🏝)在学校学习而已。我在外面学习得挺好的,每天不知不觉就学习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做那个节目的当天我就学习了解到,往往学历越高越笨得打结这个常识。
我有一些朋友,出国学习都去新西兰,说在那里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跑车的,虽然那些都是二手的有一些车龄的前(🕋)轮驱(🧣)动的(🆙)马力(🐗)不大(🐩)的操(🕤)控一(✔)般的跑车,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都是开两个门的车的,因为我实在不能昧着良心称这些车是跑车。而这些车也就是中国学生开着会觉得牛×轰轰而已。
然后是老枪,此人在有钱以后回到原来的地方,等候那个初二的女孩子,并且想以星探的名义将她骗入囊中(🕞),不幸(🌜)的是(👎)老枪(👿)等了(🤰)一个(🥐)礼拜那女孩始终没有出现,最后才终于想明白原来以前是初二,现在已经初三毕业了。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终于体会到有钱的好处,租有空调的公寓,出入各种酒吧,看国际车展,并自豪地指着一部RX-7说:我能买它一个尾翼。与此同时我们对钱的欲望逐渐膨胀,一凡指着一部奥迪TT的(⛎)跑车(😼)自言(🧑)自语(📋):这(🧓)车真(🤲)胖,像个马桶似的。
后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我在上海,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在街上开得也不快,但是有一个小赛欧和Z3挑衅,结果司机自己失控撞了护栏。朋友当时语气颤抖,尤其是他说到那个赛欧从那么宽的四环路上的左边护栏弹到右边然后又弹回来又弹到右边总之感觉不像是(🐈)个车(👔)而是(🏦)个球(🥠)的时(📓)候,激(🏘)动得发誓以后在街上再也不超过一百二十。
我最近过一种特别的生活,到每天基本上只思考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今天的晚饭到什么地方去吃比较好一点。基本上我不会吃出朝阳区。因为一些原因,我只能打车去吃饭,所以极有可能来回车钱比饭钱多。但是这是一(🤧)顿极(🌮)其重(🈸)要的(🌹)饭,因(🦁)为我(💞)突然发现最近我一天只吃一顿饭。
后来我们没有资金支撑下去,而且我已经失去了对改车的兴趣,觉得人们对此一无所知,大部分车到这里都是来贴个膜装个喇叭之类,而我所感兴趣的,现在都已经满是灰尘。
黄昏时候我洗好澡,从寝室走到教室,然后周围陌生的同学个个一脸(🍟)虚伪(🕰)向你(🕣)问三(🎥)问四(🌛),并且(🖼)大家装作很礼尚往来品德高尚的样子,此时向他们借钱,保证掏得比路上碰上抢钱的还快。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