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正去远一点的地方是一个(🔹)人去北京,那时候坐上(🕶)火车真是感触不已,真有点少女怀春的样子,看窗外景物慢慢移(🌝)动,然后只身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连下了火(😚)车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以后陆陆续续坐了几次火车,发现坐火(🔥)车的诸多坏处,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最不喜欢有人打呼噜,还有大站小站都要停,恨不得看见路边插了个杆子(🕦)都要停一停,虽然坐火(📉)车有很多所谓的情趣,但是我想所有声称自己喜欢坐火车旅行(👿)的人八成是因为买不(🔯)起飞机票,就如同所有(🌺)声称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只要能挪动就可以不必追求豪华舒(🐩)适品牌之类的人只是(🙀)没钱买好车一样,不信送他一个奔驰宝马沃尔沃看他要不要。
后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我(⛓)在上海,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在街上开得也不快,但是有一个小赛欧和Z3挑衅,结果司机自(🔮)己失控撞了护栏。朋友(😬)当时语气颤抖,尤其是他说到那个赛欧从那么宽的四环路上的左边护栏弹到右边然(🍞)后又弹回来又弹到右(🏿)边总之感觉不像是个车而是个球的时候,激动得发誓以后在街上再也不超过一百二(🚯)十。
反观上海,路是平很(😂)多,但是一旦修起路来让人诧异不已。上海虽然一向宣称效率高(🔱),但是我见过一座桥修(😢)了半年的,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座桥之小——小到造这个桥只花了两个月。
我有(🚙)一些朋友,出国学习都(🕎)去新西兰,说在那里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跑车的,虽然那些都是二手的有一些车龄的前(🤕)轮驱动的马力不大的(📋)操控一般的跑车,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都是开两个(📇)门的车的,因为我实在(🛰)不能昧着良心称这些车是跑车。而这些车也就是中国学生开着会觉得牛×轰轰而已(🏩)。
最后在我们的百般解(😹)说下他终于放弃了要把桑塔那改成法拉利模样的念头,因为我朋友说:行,没问题,就(📲)是先得削扁你的车头(🙏),然后割了你的车顶,割掉两个分米,然后放低避震一个分米,车身(🏥)得砸了重新做,尾巴太(⬇)长得割了,也就是三十四万吧,如果要改的话就在这纸上签个字吧。
还有一类是最近参(🈶)加湖南卫视一个叫《新(🦕)青年》谈话节目的事后出现的。当时这个节目的导演打电话给我说她被一个嘉宾放鸽(🌿)子了,要我救场。我在确(🍌)定了是一个专访,没有观众没有嘉宾没有其他之类的人物以后(🙅)欣然决定帮忙,不料也(🌑)被放了鸽子。现场不仅嘉宾甚众,而且后来还出现了一个研究什么文史哲的老,开口闭(🤦)口意识形态,并且满口(🔯)国外学者名字,废话巨多,并且一旦纠住对方有什么表达上的不妥就不放,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并声称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是某某人的哲学思想撑起来的。你说一个人的(🌆)独立的精神,如果是就(✖)靠几本书撑着,那是多大一个废物啊,我觉得如果说是靠某个姑娘撑起来的都显得比(💵)几本书撑起来的更有(🏿)出息一点。
我相信老夏买这车是后悔的,因为这车花了他所有的积蓄,而且不能有任何(🗄)的事故发生,一来因为(📻)全学院人目光都盯着这部车,倘若一次回来被人发现缺了一个(🥢)反光镜什么的,必将遭(🐪)受耻笑。而且一旦发生事故,车和人都没钱去修了。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