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的水平差。
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第一,自己(🥥)孩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出去了,办公室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有一段时间我坐在教室或者图书室或者走在路上,可以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夏天气息。这样的感觉从我高一的时(🏖)候开始,当年军训,天气奇(🎬)热,大家都对此时军训提出异议,但是学校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意志力的考验(📉)。我所不明白的是以后我们有三年的时间任学校摧残,为何领导们都急于(😳)现在就要看到我们百般痛苦的样子。
其实只要不超过一个人的控制范围(☝)什么速度都没有关系。
说完觉得自己很矛盾,文学(🖋)这样的东西太复杂,不畅(🚃)销了人家说你写的东西没有人看,太畅销了人家(😁)说看的人多的不是好东西,中国(🚓)不在少数的作家专家学者希望我写的东西再也没人看,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没有人看,并且有不在少数的研究人员觉得《三重门》是本垃圾,理由是像(💺)这样用人物对话来凑字数的学生小说儿童文学(♟)没有文学价值,虽然我的(🛩)书往往几十页不出现一句人物对话,要对话起来(📟)也不超过五句话。因为我觉得人(🛍)有的时候说话很没有意思。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终于体会到有钱的好处,租(🏑)有空调的公寓,出入各种酒吧,看国际车展,并自豪地指着一部RX-7说:我能买(🥈)它一个尾翼。与此同时我们对钱的欲望逐渐膨胀(📙),一凡指着一部奥迪TT的跑(😰)车自言自语:这车真胖,像个马桶似的。
还有一类(💛)是最近参加湖南卫视一个叫《新(🐭)青年》谈话节目的事后出现的。当时这个节目的导演打电话给我说她被一(🌕)个嘉宾放鸽子了,要我救场。我在确定了是一个专访,没有观众没有嘉宾没(🧜)有其他之类的人物以后欣然决定帮忙,不料也被(😫)放了鸽子。现场不仅嘉宾(📒)甚众,而且后来还出现了一个研究什么文史哲的(🙄)老,开口闭口意识形态,并且满口国外学者名字,废话巨多,并且一旦纠住对方有什么表达上的不妥就不放(🎫),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并声称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是某某人的哲学思想(🕉)撑起来的。你说一个人的独立的精神,如果是就靠(🦒)几本书撑着,那是多大一(🍔)个废物啊,我觉得如果说是靠某个姑娘撑起来的(🈴)都显得比几本书撑起来(👁)的更有出息一点。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