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喜欢去游戏中心玩赛车游戏。因为那可以不用面对后果,撞车既不会被送进医院,也不需要金钱赔偿。后来长大(✊)了(🕞),自(🚀)己驾车外出,才明白了安全的重要。于是,连玩游戏机都很小心,尽量避免碰到别的车,这样即使最刺激的赛车游戏也变得乏味直到和她坐上FTO的那夜(🧡)。
然(🚑)后(🤙)我呆在家里非常长一段时间,觉得对什么都失去兴趣,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激动万分,包括出入各种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总是竭力避免(👧)遇(⛲)见(🌌)陌生人,然而身边却全是千奇百怪的陌生面孔。
而那些学文科的,比如什么摄影、导演、古文、文学批评等等(尤其是文学类)学科的人,自豪地拿出(🛳)博(🌹)士(🐲)甚至还加一个后的文凭的时候,并告诉人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了二十年的时候,其愚昧的程度不亚于一个人自豪地宣称自己在驾校里已经开了(🐌)二(🕐)十(🏔)年的车。
这时候老枪一拍桌子说:原来是个灯泡广告。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北京一直考虑要一个越野车。
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门》这本书的一些(🥏)出(🌈)版(👄)前的事宜,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宾(🌬)馆,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什么都好,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
不幸的是,这个时候过来一个比这车还胖的中年男人,见到它像见到兄弟,自言自语道:这车真胖,像个馒头似的。然后叫来(🗺)营(🛷)销(😊)人员,问:这车什么价钱?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