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中央台一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
今年大家考虑要做一个车队,因为赛道(🔪)上没有对头车(🏨),没有穿马路的人,而且凭借各自的能力(🔗)赞助也很方(😷)便拉到。而且可以从此不在街上飞车。
我有一次做什么节目的时候(🛵),别人请来了一堆学有成果的专家,他们知道我退学(🥙)以后痛心疾首地告诉我:韩寒,你不能停止学习啊,这样会毁了你(🌏)啊。过高的文凭其实已经毁了他们,而学历越高的人(🦇)往往思维越僵(🎃)。因为谁告诉他们我已经停止学习了?(🌘)我只是不在(🙉)学校学习而已。我在外面学习得挺好的,每天不知不觉就学习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做那个节目的当天我就学习了解(🙅)到,往往学历越高越笨得打结这个常识。
比如说你问姑娘冷不冷然(🤸)后姑娘点头的时候,你脱下她的衣服披在自己身上(🏕),然后说:我也(🥁)很冷。
我有一些朋友,出国学习都去新西(🏚)兰,说在那里(🌐)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跑车的,虽然那些都是二手的有一些车龄的前(🔱)轮驱动的马力不大的操控一般的跑车,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都是开两个门的车的,因为我实在不能昧着(🐺)良心称这些车是跑车。而这些车也就是中国学生开(👶)着会觉得牛×(🤫)轰轰而已。
第一是善于联防。这时候中国(💟)国家队马上(🔙)变成一只联防队,但是对方一帮子人在一起四面八方冲呢,防谁呢(🔠)?大家商量一阵后觉得中国人拧在一起才能有力量(🔗),不能分散了,就防你这个脚下有球的家伙。于是四个以上的防守球(🍣)员一起向那个人冲过去。那哥儿们一看这么壮观就(🕉)惊了,马上瞎捅(👭)一脚保命,但是一般随便一捅就是一个(😎)单刀球来,然(🎬)后只听中国的解说员在那儿叫:妙传啊,就看江津了。于是好像场(🕯)上其他十名球员都听到了这句话,都直勾勾看着江(📤)津
其实从她做的节目里面就可以看出此人不可深交,因为所谓的(💼)谈话节目就是先找一个谁都弄不明白应该是怎么(⏭)样子的话题,最好还能让谈话双方产生巨大观点差异,恨不能当着(🤢)电视镜头踹人家一脚。然后一定要有几个看上去口才出众的家伙(🤬),让整个节目提高档次,而这些家伙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后甚是洋洋得意以为世界从此改变。最为主要的是无论什么(💆)节目一定要请几个此方面的专家学者,说几句废话(💮)来延长录制的时间,要不然你以为每个对话节目事先录的长达三(📶)个多钟头的现场版是怎么折腾出来的。最后在剪辑的时候删掉幽(✨)默的,删掉涉及政治的,删掉专家的废话,删掉主持人(🦎)念错的,最终成为一个三刻钟的所谓谈话节目。
我说:这车是我朋(🚨)友的,现在是我的,我扔的时候心情有些问题,现在都(📨)让你骑两天了,可以还我了。
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中国学生,听他们(🗺)说话时,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连杀了同胞的心都有。所以只能说(😠):你不是有钱吗?有钱干嘛不去英国?也不是一样去(⏫)新西兰这样的穷国家?
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