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汽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车厂也不重视中国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里还看见一个奥拓,居然开了两个天窗,还不如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
我刚刚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情,问:你见过有哪个桑塔那开这么快的吗?
于是我掏出五百(🕶)块钱塞她手里说:这些(🔂)钱你买个自行车吧,正符(🐭)合条件,以后就别找我了(🔔)。
这段时间每隔两天的半(⌛)夜我都(🌗)要去一个理发店洗头,之前我决定洗遍附近每一家店,两个多月后我发现给我洗头的小姐都非常小心翼翼安于本分,后来终于知道原来因为我每次换一家洗头店,所以圈内盛传我是市公安局派(🥣)来监督的。于是我改变战(🎨)略,专门到一家店里洗头(🤫),而且专门只找同一个小(🕗)姐,终于消除了影响。
中国(🐻)的教育(🦄)是比较失败的教育。而且我不觉得这样的失败可以归结在人口太多的原因上,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责任,或者美国的9·11事件的发生是否归罪于美国人口(👩)不多不少。中国这样的教(🐹)育,别说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了,哪怕一个区只能(🍸)生一个,我想依然是失败(🌓)的。
不过(👶)最最让人觉得厉害的是,在那里很多中国人都是用英语交流的。你说你要练英文的话你和新西兰人去练啊,你两个中国人有什么东西不得不用英语来说的?
在此半年那些老家伙所说的东西里我(🐺)只听进去一个知识,并且(📡)以后受用无穷,逢人就说(😃),以显示自己研究问题独(👴)到的一面,那就是:鲁迅(🎑)哪里穷(👵)啊,他一个月稿费相当当时一个工人几年的工资呐。
此后我决定将车的中段和三元催化器都拆掉,一根直通管直接连到日本定来的碳素尾鼓上,这样车发动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一加速便是天摇地(🎴)动,发动机到五千转朝上(🔤)的时候更是天昏地暗,整(📈)条淮海路都以为有拖拉(🧒)机开进来了,路人纷纷探(🌱)头张望(🏓),然后感叹:多好(🐗)的车啊,就是排气管漏气。
我的朋友们都说,在新西兰你说你是中国人人家会对你的态度不好。不幸的是,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也不见得好到什么地方去。而我怀疑在那里中国人(🚏)看不起的也是中国人,因(⛅)为新西兰中国人太多了(🐷),没什么本事的,家里有点(👠)钱但又没有很多钱的,想(🌷)先出国(💙)混张文凭的,想找(⚫)个外国人嫁了的,大部分都送到新西兰去了。所以那里的中国人素质不见得高。从他们开的车的款式就可以看出来。
我说:你他妈别跟我说什么车上又没刻你的名字这种未成年人说的话,你自己心里明(🛸)白。
Copyright ? 2009-2025